新一年剛開始的第一個工作日,家住鐵西區第一城小區的三歲男孩小剛面臨著一個重大的家庭作業:打爸爸。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父母采用這種教育方式是為了給孩子壯膽。教育專員對此分析道:父母應該明確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動力。
事件回顧:
去年12月中旬,三歲的小剛被父母送到了幼兒園。雖然是男孩,小剛卻怕見陌生人、容易受驚嚇、不敢大聲說話,為了讓孩子健康地成長,父母決定讓兒子在幼兒園里鍛煉鍛煉。
12月31日,王女士去幼兒園接小剛回家,眼前的一幕讓她很心酸。三歲的小剛被兩個小朋友追趕,帽子被小朋友們拋來拋去,更讓王女士難以忍受的是,竟然有小女孩也參與其中。
元旦一整天,小兩口都在反思他們的教育方式,因為都是出身知識分子家庭,他們特別注重孩子“講禮貌,懂規矩”。每到晚上孩子都不睡覺,王女士特別頭疼。后來,發現小剛特別害怕大老虎,于是每到晚上王女士就采用大老虎嚇唬的方式讓小剛睡覺。王女士反思可能正是這種動不動就用來嚇唬孩子的方式,使孩子長期處于驚恐不安的情緒之中,孩子就膽小了。
小兩口覺得膽子是練出來的,必須從小讓孩子練得膽子大,未來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不被人欺負。他們覺得任何的理論,都不如實踐有效果,他們一致覺得通過每天打爸爸的方式可以壯膽。
解讀:
這是一起因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認清自己的角色,沒有認識到作為父母的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導致出現的讓孩子“打爸爸”的荒唐的決定。
歐陽維建老師在《愛能贏·合格父母考級專用教材》第八篇:家庭是學校 父母是校長--“倒過來”愛的角色奧秘中闡釋這樣一個道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父母與孩子的第一次眼神交流、第一次撫摸接觸,到每一次陪伴、贊賞和呵斥,都烙印下父母與其他人不同的為人處世的印記。父母的教養方式、原生態家庭的互動模式對孩子的成長、個性的形成以及婚姻的選擇都有重大的影響。”
教育專員對此分析道:“新聞中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傳身教已經深深地影響了孩子的身心,不正確的教育方式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傳遞給了孩子,給正孩子在形成世界觀、人生觀的孩子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時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時刻警惕自己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去的正能量還是負能量。要知道唯有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讓父母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正能量,才能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動力,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今日推薦:
《愛能贏•合格父母考級專用教材》 :它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提升父母愛的能力、經歷十年研究、750萬以上父母和孩子檢驗認可、幫助孩子獲得自信和學習能力的教育“圣經”。 詳情請點擊: 名師課博會淘寶店:http://mskbh.taobao.com
歡迎隨時與我們互動交流,分享您的心得,并推薦更多的朋友關注
愛通天下網:http://www.att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