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我們常被教育如何愛別人,卻很少人教育如何愛自己。因為傳統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是愛別人。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教導都是要愛父母、愛同學、愛朋友。愛自己,會被人當成自私自利。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自己,忘記了自己。身體微恙,小病小痛,忍一忍就過去了,否則會被說成嬌氣;工作不能放下,因為那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基礎;父母的事兒大過天,什么事兒都能放下,唯此不能放下;兒女的事業很重要,不能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唯獨自己,永遠排在最末位,或者永遠也排不上。
就像一只陀螺,我們一刻不停地旋轉,終于有一天,轟然倒下。到此時,方戰戰兢兢地學會愛自己,在瓶瓶罐罐中愛得小心謹慎;也唯有此時,才發現愛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事兒。
愛自己,首先應是不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不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
曾經看到素黑的作品《好好愛自己》,從她文字當中明白到在人生路上,無論是遭遇阻礙,還是傷痛來襲,別緊張難過,要知道心的方向,由你掌控,必先好好愛自己,才能前進或轉向。
一個人如果想要愛別人,就應該學會愛自己:愛自己的身體,愛自己的健康,不和自己生氣,不和自己過不去。試想,如果連自己都不愛惜,怎么談得上愛別人呢?又拿什么去愛別人呢?健康的身體不僅是個人的需求,愛自己,也是為了更好地愛別人!
荷蘭學者斯賓諾曾對健康做過精辟的論述: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責任。為了這個做人的責任,讓我們學會愛自己,而且就從愛自己的身體開始。
是的,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應該教育孩子要好好愛自己,教育孩子不論經歷什么挫折,什么風雨,都要安靜地出走。撇一點淚,微笑上路,好好愛自己,一切都會有辦法解決的。讓孩子明白最卑微的人也有活著的價值,沒有人能真正認識你,了解你,你被否定跟你的內在價值無關,你無須認同他人,幫兇否定自己。因為愛自己也是一種責任。
正如歐陽維建老師所說的那樣,愛有的六大原則:理解、尊重、欣賞、信任、包容。但要做到這些原則就應該好好愛自己。愛自己也是一重要責任。父母應該教育孩子的時候,讓孩子知道生命的可貴,要好好愛自己!
- 上一篇:這樣“愛”孩子的方式是
- 下一篇: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