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在廣州一家港資企業打工,兒子9歲,他和妻子都出來打工,希望能多攢一點錢,為兒子的教育做準備,于是他請大哥大嫂幫忙照看兒子。他說,每當我們想孩子了,就會一起去打電話,但是每次通電話都不知道問些什么,不外乎“成績如何?夠不夠錢用?”孩子生日我也就問他想要什么就給他買什么。李晨說自己都不知道該跟孩子說什么,因為大家都很少溝通,都沒有什么話題。
面對這樣的例子,其實父母跟孩子溝通比較少,給孩子跟父母在溝通環節上出現了問題。愛通天下教育專家說到李晨這種情也是值得關注的。他的孩子也是屬于留守兒童,這種情形,應該引起父母的注意,因為父母沒有多少時間跟孩子在一起,而通過電話溝通的時候,也沒有什么創意,就更讓父母和孩子沒話可說了,感情自然就變得冷淡了。
教育專員認為,對于親子關系的溝通,父母給孩子打電話的時候,應該有些創意,問下孩子在學校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問下孩子有什么開心的事情跟父母分享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疑惑等。而不是成績如何?夠不夠錢用?通常孩子打電話給父母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問“你有什么開心的事情?不開心的事情?”另外還要抓住一些大日子,有沒有想過在他10歲生日的時候做一張卡片,將他10年在你腦海中最深刻的事情寫下來或者畫出來?這些對于小學、初中文化的父親都可以做到,就算不能寫還可以錄音發給孩子聽。現在的孩子不缺物質,只要父親多留心就能給孩子更多的創意。
根據全國婦聯提供的數據,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有6102.55萬,占全國兒童21.88%。與2005年的數據相比,5年間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約242萬。2000年以前,大多數父母外出打工是為了糊口。但調研發現,如今很多年輕父母外出務工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忽視了父母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廣東地區的留守兒童數量已超過100萬,他們在心理、教育、價值觀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亟待引起社會的關注。因為現代社會資訊發達,外出務工父母與留守兒童的聯系頻率總體來說還算可以,一周內能與父母聯系的留守兒童占留守兒童總人數的47%,但也有4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聯系頻率在一個月至一年內,甚至從未聯系過。父母外出務工后,41%的留守兒童表示經常想念父母,57%的留守兒童表示偶爾會想念父母,還有2%的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感情較為淡漠,表示從不想念外出父母。
愛通天下教育專家呼呼:雖然說現在很大一部分的父母是迫于無奈,為了子女的未來,不得不背井離鄉,不得不外出打工,從而造成現在這么龐大一個留守兒童群體,但是在身邊的發生的事件跟例子說明,許多留守是父母親責任的缺失造成的,他們或許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冷落了孩子。教育專員覺得當務之急,不僅僅要關注留守兒童,而且要把這個問題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那就是對家庭教育的關注。
- 上一篇:單親爸爸您送給孩子禮物
- 下一篇:80后爸爸對于教育孩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