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個月,一位媽媽打電話來愛通天下要咨詢。當時愛通天下教育專員接通了這個媽媽的電話。通過電話了解到她的孩子是個正在讀5年級的男孩,在這位媽媽的眼里,孩子老跟她對著干,非常不聽話,而奇怪的是孩子在外面表現都很好,在同學、朋友中的人緣兒也不錯,而且性格開朗,但一回家就變成了“壞孩子”。在敘述中,這位媽媽經常抱怨孩子這樣或那樣不好。
聽完這位媽媽的訴說,愛通天下教育專員分析:“聽這位女士說孩子在外面對其他人的表現,而且性格開朗,說明這個男孩心理上是正常的,而5年級差不多是部分孩子叛逆期的開始。出現這位媽媽所說的情況,說明孩子與家長在溝通中的表達方式都不恰當,這位媽媽在談話中多次抱怨孩子,表示看不慣孩子的行為,卻從未意識到自己這種想法也有一定的問題。”
為啥這樣說呢?因為這位媽媽常常抱怨孩子,常常給孩子負面情緒,這種負面的情緒讓他產生了負能量。讓媽媽在孩子心中的存款就慢慢減少了。所以孩子面對媽媽的時候,就會對媽媽有一種反感,有一種抵觸情緒。其實孩子沒有什么問題,就是媽媽這樣的抱怨讓孩子“逼”成這樣的。
歐陽維建老師對于父母教育語錄里:“抱怨——缺點不說不得了,優點不說跑不了。”所以給這位媽媽的建議,就是少抱怨孩子,少說孩子的缺點。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多肯定孩子、理解孩子的做法;而且,家長要加強與孩子、學校的溝通 ,要強調的是這個溝通前要加‘平等’二字,是非命令、否定、甚至貶損孩子口氣的‘平等溝通’;同時,現在許多家長認為在與孩子的矛盾問題中,孩子是問題的關鍵,都是孩子的錯,卻意識不到有些問題的根源實際出在自己的身上。
對于遇到此類問題的家長,愛通天下教育專員建議:“家長先改變自己,孩子就會因你而改變。”父母應該改變自己家庭教育的方法,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學會換位思考。也許孩子在你眼中從此改變。
- 上一篇:成功的家庭教育成就孩子
- 下一篇:父母該給孩子怎樣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