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前的丁丁肥嘟嘟的,見人就笑,很討人喜愛。滿以為他會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沒想到到了兩歲,丁丁卻越來越沉靜,總是喜歡躲在爸媽和爺爺奶奶身邊,不愿參加同齡小朋友的游戲,對人家給他的新鮮玩具也不敢伸手去拿。“就是膽子太小!”丁丁爸媽言語中常常透著無奈。但是為什么會這樣,丁丁的父母都找不到原因。后來通過咨詢名師課博會教育專家才了解其中原因。
孩子為什么會不合群呢?不少父母都會認為是孩子的問題,其實孩子不合群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名師課博會家庭教育專家給一些提議。
其實孩子膽小、不合群往往是父母引導不善造成的,應該自我反思和糾正。
一兩歲是孩子學習和模擬的重要時期,父母應該多鼓勵他們去嘗試,而不是禁止、阻撓。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要亂跑,就會編一個被壞人帶走或被可怕動物吃掉的故事,結果老令孩子睡覺做噩夢,害怕外出,以致變得離群、孤單,對其心理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那么怎么才讓孩子變得膽大、合群呢?
要鍛煉孩子的膽量,首先要在安全的范圍內適當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還要注意親身示范。例如沒跳過呼啦圈的孩子肯定很緊張,即使看人家跳得高興,自己也不敢嘗試。若是家長先跳給孩子看,再把孩子帶上一起跳,在這個過程中教導他、幫助他,孩子很快就能學會并喜歡上這樣的游戲。
父母應該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對孩子早期教育中,父母應當讓他們盡早融入社會。那就要父母有技巧讓孩子融入伙伴當中,父母就讓等待、觀察,看到哪個小朋友的面孔很友善,讓孩子加入這些團隊這是有利于孩子社交能力的提高。孩子們通過一起玩游戲,慢慢熟悉之后,再了解彼此叫什么。社交技能比較強的孩子,自然知道如何順暢地加入到伙伴當中。
- 上一篇:家長應該學習做父母的意
- 下一篇: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偏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