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總覺得自己孩子不夠聰明,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比不上人家的孩子,總是是對自己孩子感到失望,殊不知,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使孩子對自己也變得沒有信心。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消極,久而久之,就會思維僵化、反應遲鈍。
實際上,人類實在無所謂天才。一個天才兒童的智力數與平常兒童的智力數在多數情況下相差無幾。愛迪生曾說天才是努力加上嘗試。做父母的應當找出一個平庸孩子的天才,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對于孩子喜歡某件事應當設法幫助他。他愛聽音樂,說不定就是莫扎特;他愛畫畫,說不定就是凡高;他愛小動物,說不定就是達爾文;他愛搞些小發明,說不定就是愛迪生。
愛通天下教育專員提醒各位家長: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孩子努力發展他自己的天才。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者,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對孩子的希望和信心,尤其是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
對于愛因斯坦大家都很熟悉,他的成功也是得到社會認可。但是他為什么這樣成功呢?這是源自他們的父母,特別他的父親。讓對他成長和成功都起了重要的重要。現在小編跟各位家長分享下愛因斯坦小時候接受的家庭教育,也許就會明白,歐陽維建老師所說的“好孩子是信出來。”的含義,也明白從來沒有壞孩子,只有教育的失敗。
愛因斯坦的母親賢惠能干,文化修養極高,她對自己的兒子百般呵護和鼓勵。愛因斯坦小時候常常愛提出一些怪問題。如指南針為什么總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時間?什么是空間?別人都以為他是個傻孩子。
有一次母親帶他到郊外去游玩,別的親友家的孩子,有的游泳,有的爬山,只有愛因斯坦一個人默默地坐在河邊,靜靜地凝視著湖面。這時,親友們悄悄地走到愛因斯坦母親的身邊,忐忑不安地問道:"您的孩子為什么總是一個人對著湖面發呆?是不是神經有毛病啊?還是趁早帶他去醫院檢查檢查吧?"可是愛因斯坦的母親卻十分自信地對他們講:"我的小愛因斯坦沒有任何毛病,你們不了解,他不是發呆,而是在沉思。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學教授。"
其實愛因斯坦小的時候,并不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相反,已滿四歲的愛因斯坦還學不會說話,人們都懷疑他是個"低能兒"。但是,擔任電機工程師的父親,卻沒有對兒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設法地讓愛因斯坦發展智力。他為兒子買來積木,教他搭房子。小愛因斯坦每搭了一層,父親便表揚和鼓勵一次。在這種激勵下,愛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層。
上學后,愛因斯坦仍然顯得很平庸,學校的老師曾向他父親斷言說:"你的兒子將一事無成。"大家的諷刺和譏笑,讓愛因斯坦十分灰心喪氣,他甚至不愿去學校,害怕見到老師和同學。但是父親卻鼓勵他:"我覺得你并不笨,別人會做的,你雖然做得一般,卻并不比他們差多少,但是你會做的事情,他們卻一點都不會做。你表現的沒有他們好,是因為你的思維和他們不一樣,我相信你一定會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親的鼓勵,使愛因斯坦振作起來。
愛因斯坦就是在父母的鼓勵和愛護之下健康成長的。從他的事例當中,各位父母應該反思下自己的行為。對于總以為自己的孩子不夠聰明,總覺得孩子笨的父母們,請聽愛通天下教育專員一句話,不是你孩子不夠聰明,只是你沒有給他足夠的鼓勵和信任。各位家長請你們今天開始,試試“愛的教育”、“賞識教育”讓你們的孩子智力迅速發展。也許有天你的孩子也會成為愛恩斯坦這樣的人!
- 上一篇:比爾·蓋茨在《今日秀》分
- 下一篇:愛通天下教育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