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高宇一個很可愛的小男生。 曾經在少年演講家里,學會了獨立,學會做飯。由一個從來不會做家務的孩子,變成一個能炒幾碟拿手菜的孩子。就是幾天的時間,讓他有如此改變。在這里他學會了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百事孝為先的道理。也知道農村的生活,讓他明白到農村生活的辛苦。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外人無法言明他的感受,下面就是他自我獨白。你會感受到一個孩子的改變,你會明白這場少年演講家對他的意義。
那天6:30起床,那天氣溫是27——32攝氏度,那天坐了八個鐘頭的長途汽車,那天參加了一個多鐘的入戶結拜儀式,當行李放下,其他孩子忙著休息的時候,何高宇桐察覺到農爸農媽家里有五個小孩子,附近鄰居也有幾個孩子過來圍觀,他馬上發揮自身的地頭力,迅速把這群孩子組織起來,給孩子們做演講,做分享,并抓住時機,把營地愛的鼓勵和倒過來手勢教給孩子。這只是第一天的情況,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每天傍晚回到農爸農媽家,孩子們都會自發地聚集在他身旁,聽他講話,學他教的東西,按他的要求做分享,做演講。臨走的時候,用何高宇桐的話說,“我在這里培養了幾個優秀的少兒演講家。”
愛在手里——獨立
“農爸農媽,謝謝您們對我們三兄弟的照顧。在以后的日子,那些活交給我們做就好了,讓我們有鍛煉的機會,讓我們成長。”這是何高宇桐寫給農爸農媽的感恩卡。農爸農媽對孩子們是千般照顧萬般呵護,可何高宇桐三兄弟并不限于此,他們明白自己是來學習的,來體驗的,他們積極向農爸農媽學習,在生活中實踐體驗,于是,我們看到:何高宇桐每天早上6:30起來,在屋子旁的水井邊洗衣服,打掃屋子和外面的場地;每次吃飯前,他帶著老二、老三擺好桌子,放好碗筷,剩好飯菜,請農爸農媽就坐開餐;每天學習訓練回家,他不顧疲勞,向農爸學習做飯炒菜,接著我們發現,血鴨的制作他參與大半的流程,桌上的蠶菜是他做的,雞蛋炒西紅柿是他做的,韭菜是他炒的,他用雙手詮釋一個詞語:獨立自主。我們難以想象一個從不做家務活的孩子變得如此勤快和獨立,我們也滿心歡喜有一個孩子如此優秀的變化。
愛在他人——情真
李總來到31家庭觀摩考察的時候,說:“你們的家庭特別融洽,氛圍很好,獎勵15分”, 31家庭其樂融融歡聲笑語的氛圍,作為家庭老大的何高宇桐功不可沒,功不可沒的背后,蘊含的是他自身職責重大的認識和自己情真意切關愛他人的能力。他帶領、協商并分配好老二蒙鐘釗、老三董瀚文的工作,完成自我管理的同時,通力合作,做好家務活,策劃邀請營地領導和教官,感恩農爸農媽,營造一個氛圍融洽的大家庭。
在苦樂營期間,何高宇桐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老二、老三之外,還主動請纓,做27家庭的守護天使。每天晚上晚會結束或者課程結束,何高宇桐家庭便擔負起27家庭四個女孩子的守護,在農村黝黑的崎嶇的婉曲的道路護送她們安全回家。
在何高宇桐對老二老三、對其他學員愛的行為后面,是他一顆愛他人的博愛之心,“我收獲了快樂和自信,知道了農民的幸苦,我以后一定要尊重農民熱愛農村,我明白了孝心是不能等的,要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百事孝為先,孝敬長輩的人,才能得到全世界人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