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聞媒體報道很多關于女學生在校園校園猥褻、性侵幼女案,而且從這些案件當中受害的是農村的女生。為何農村學校更容易發生這種猥褻、性侵女童事件?愛通天下教育專員認為,這與農村孩子存在留守兒童多,父母出外打工,而孩子缺乏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教育缺位,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父母的缺位為罪惡大開方便之門。不少犯罪分子甚至專盯那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女孩下手。曾有相關媒體曝光的隴西鄉村教師一案中,受害女生多為留守兒童。記者問她們:“受到欺負后,為什么不告訴父母?”得到的答案,除了礙于加害者老師的權威身份,遭到脅迫恐嚇和利誘外,不約而同都談到“父母離我太遠了”。受性侵兒童經常被心理專家形容為“沒有嘴巴的孩子”,受害之后往往不知如何抗拒和表達。
近年來農村基礎教育沒有把好教師的入口關。在中師教育時代,成績最好的初中畢業生上師范,畢業后分配當老師,這批人至今仍是農村教育的主要支柱。國家取消中師教育后,使得農村學校師資失去了可靠的、主要的來源。
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教師待遇不斷提高,原先被認為是“清水衙門”的學校,開始熱鬧起來。筆者在長期觀察的甘肅某縣發現,校長們手里人事調動的批條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關系戶”開始進入教育行業。
另外,由于這幾年大學生就業壓力大,不少省市打開了基層教師招考的口子。比如,甘肅省今年采取統一招考的辦法,選拔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簡稱“三支一扶”),而報考的條件僅為“2013年畢業、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專科(高職)及以上學歷的甘肅生源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此舉在充實基層人才的同時,也為不少人“渾水摸魚走后門”進入教育行業提供了便利條件。
此類案件因為性質惡劣,社會影響極壞,即使教育主管部門掌握了一些線索和舉報,大多內部處理,息事寧人,縱容了施害者。問題一旦被媒體曝光,行政“問責”程序便啟動,當事領導難免受到處分。另外,一些地方領導或擔心纏訴上訪,怕得罪人,對這樣的犯罪嫌疑人往往責之以寬。在筆者揭露的隴西鄉村教師一案中,加害者此前就因發生過此類事被舉報,而教育局僅僅是調離了其工作崗位,換了一所學校讓其繼續工作,最終導致性侵案發生。
- 上一篇:媽媽和孩子學習時間對比
- 下一篇:家庭教育的困境需要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