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時間:2017-12-29 14:36 訪問: 次
愛情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早戀并不等于愛情,但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并不這么想,尤其是現在90后,蛋蛋后的孩子,早早的談起了戀愛。這樣的戀愛心理是不健康的,那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們紛紛“早戀”?
青春期的孩子談戀愛,心理所想的肯定不只是對愛情的憧憬,他們中往往還有以下幾種想法的:
滿足對異性的好奇心
不少中學生“早戀”是在缺乏理智的控制下,為滿足自己對異性的好奇心而形成。在這“戀愛”過程中,生物性的內容大大勝過社會性因素。同時,不良的社會因素也會起很大的誘發作用,一些學生正是由好奇模仿而陷入“早戀”泥潭的。
視戀愛為兒戲
由于沒有深厚感情基礎,一些“早戀”生說好就好,說壞就壞,視戀愛為兒戲,尋找刺激,從中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這種人的“戀愛”對象很不穩定,甚至同時和幾個人“交朋友”。
對戀愛充滿幻想
“早戀”中的中學生往往有一種盲目性。在他們看來愛情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浪漫,世界只是屬于他們兩個人的。他們為了“戀愛”可以將其余一切(包括學業、紀律、物質條件等)拋置腦外,以為“戀愛”便是生命的全部意義。有的中學生戀上了某個同學時,在不了解對方人品、性格、興趣、家庭、志向等基本情況下,就自我陶醉了,并以為終生有托,可結百年之好了。
尋求精神依賴
一些中學生內習孤獨,他們既感到自己在不斷成長,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在提高,同時又往往覺得自己得不到他人理解,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從而引起很多寂寞、煩惱和痛苦。當這種心理體驗變得強烈時,就需要尋找可以依賴的“意中人”來傾訴。一旦出現他們想象中的異性,很有可能發生“早戀”。
與家長對抗
簡單粗暴地禁止中學生談戀愛,往往會激起一些學生的逆反心理,對抗心理,反而強化他們對性與婚戀的神秘感 與不健康的好奇心。這種“禁果效應”就人為地造成了一些學生“早戀”現象的發生。
青春期“早戀”心理是盲目的、不成熟的,甚至是不健康的。過早的戀愛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有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傷害。不僅家長和學校需要想辦法阻止早戀,青春期的孩子自己也要對早戀有個清醒的頭腦。
- 上一篇:在“早戀”這件事上,9
- 下一篇:一位優秀老師對早戀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