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被網絡奪走的年輕生命
“媽,你要不把我們送回網吧,我們就在這兒把你掐死。”小乾、小坤是雙胞胎,平時一起上學、放學,一起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母親將他們從網吧帶回家后,兩個孩子竟然合力架起她,拿著刀對她說出了上述的話。
“我沒想到小坤身上帶了一把刀,他把刀拔出來對著我,那時候我真害怕……也許是良心發現,孩子把刀對準了自己,在左手腕上劃了下去。”這對雙胞胎的母親在鏡頭前說。
銀屏以外,漆黑的劇場中不時傳出唏噓聲,更有人眼中含淚。
這是一部40多分鐘的紀實專題片《誰奪走了我們的孩子》,由河南省濟源市人民檢察院結合辦案實踐制作,剖析了全國近年發生的20多起典型的青少年網絡犯罪案例。9月以來,該片在濟源市中小學廣為播放,引起社會強烈關注。
為了143元網費犯罪的孩子
小乾、小坤的母親逃過一劫,可小顏的父母卻遠沒有那么幸運。2004年5月20日早上,年僅15歲的小顏,趁父親熟睡之機偷錢去網吧,又怕父親醒來打他,竟然用鐵錘將父親砸死,然后拿了143元到網吧如常上網。
小波,看上去瘦弱清秀,但卻是殘害3條人命的兇手。
長期以來,小波沉迷于網絡游戲,因為沒錢上網,他就到親戚傅某家偷錢,被發現后,他舉起菜刀將傅某和傅妻砍倒在地。在找到600元匆忙逃離現場時,又將鄰居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殺死。
無獨有偶,江蘇省一位14歲的少女,為了支付上網費而偷同學的錢,被老師發現受到批評后,心理扭曲的她居然用菜刀將老師活活砍死。
濟源市檢察院認為,由于青少年缺少經濟來源,長時間上網形成的高額費用確實是不小的壓力。為了獲取網費,有些青少年往往會鋌而走險,盜竊、搶劫甚至殺人。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目前我國18歲以下的網民已超過2300萬,而這些年輕的網民正是網絡成癮的高發人群。有的冷漠仇視周圍同學甚至親人;有的晝夜上網以至離家流浪,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案例分析:首先,全社會都應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問題給予關注,各級部門要加強健康上網的宣傳和進行必要的監控。國家應投入資金加強生活娛樂設施和文化設施建設,為青少年發展多樣化興趣愛好提供“硬件”上的保障。其次,國家文化部門、信息產業部門應盡快出臺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切實可行的政策和具體執行措施,在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規范引導網絡文化產業的發展;對網吧、游戲廳等網絡經營場所要加強監督管理,大懲治力度,對不同城區的網吧實行分片管理、專人負責;對制作傳播網絡色情暴力文化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堅決打擊,依法懲治,凈化青少年上網環境,減少不良網絡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另外,借鑒國外經驗,國家聯合學校、醫院以及社會各方力量建立專門的心理矯正服務機構,為患有網癮的青少年提供免費醫療救助,使患有網癮的青少年得到專業的治療和服務。
教育專員們評論:挽救那些上網成癮的青少年,關鍵不在于簡單地讓他們去戒網癮,更不是關閉網游、制定一個網癮標準就能解決問題,而是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從他們幼小時期就注重塑造其良好個性,并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和價值觀,以防范網癮等各種不良行為或危險行為的發生。
- 上一篇:不重視家庭教育將會影響
- 下一篇:一個山西少年在網上雇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