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動能教育”至全國教育人的一封信》
———名師課博會動能教育研究所
2012年,歐陽維建針對中國教育時弊提出“公平教育穩國,動能教育強國”。他認為,中國教育的現狀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的目標是考試,是分數。應試教育的本質是公平教育,公平教育的結果是培養公民和平民,公平教育是為了穩國。動能教育,培養的是動能人才,而國家的強大需要動能人才。沒有動能,國家就沒有希望。因此,動能教育才能強國。(動能就是掌握世界80%資源的那20%的人)
“動能教育”是歐陽維建老師結合他對中國教育現狀的透徹理解和他26年的教育與管理思想精華總結而提煉出的。并且,歐陽維建用他的策劃天賦和人生智慧為中國學校、家庭量身打造和研發了“動能教育學校成長系統”和“動能教育家庭成長系統”。這兩套系統的成功研發,讓“動能教育”在千校萬園、千家萬戶得以落地,讓許多想出國尋找動能教育卻沒有條件出國留學的孩子,在家里也能接受到動能教育;讓許多將要出國接受動能教育的孩子有更多的選擇。(外國的教育基本上民辦的,都以“能力教育”為主模式。)
“動能教育”就是幫助孩子構建信仰系統(即人生動力系統),激發學習動力,快速提升自信心,最終實現知行合一的教育; 動能孩子就是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胸懷,能“倒過來”以苦為樂、以天下為己任,能做到“新三好”和“五愛 ”的領袖型人才。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頭”到“腳”的距離!現在老師教書解決的只是孩子大腦中“知道”的問題,但“知道”與“做到”中間的距離太遠,我們的目的應該是通過教授孩子書本上的知識,讓其知道并能在實際中做到。“知識就是力量”并不名不副實,實際上運用知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力量。
但是我們的孩子能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去嗎?答案是不能,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老師教的知識并不是所有的都實用,老師自身也基本做不到。教書傳授的知識分三種:
㈠正確的但是過時的(知識的可用性和時效性是相對的);
㈡完全是錯誤的;
㈢及時的正確的可運用的知識,但是高分低能的人不會用或用不出來。
我們只有認識到問題所在,才能知道下一步的目標和方向:教育只有解決知識運用的問題,才能滿足教育市場的需求,才能真正幫助更多的人。只有“孩子能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中國社會最大的危機就是信仰危機!如何理解“信仰”,從動能教育的角度說,任何播種在心里對下半生有益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可以成為孩子信仰的一部分,信仰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人、可以是一個觀念、可以是一種思想、可以是某種活動······信仰包羅萬象。凡是心里堅定地去堅持的就是信仰。建立信仰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幫助孩子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播種在他的心里,變成孩子接受喜歡崇拜信仰的東西,從而幫助孩子有動力和勇氣去面對一切可能產生的艱難困苦。一個有信仰的孩子是可以掌控自己命運的孩子。是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巨大價值的動能領袖人才。——有信仰的就會千方百計,沒信仰的會千難萬怨!
歐陽維建老師提出“教育是一種信仰,動能教育強調為孩子的一生負責!”為了培養新一代領袖動能的孩子,歐陽維建認為一定要通過培養動能父母、動能老師、以及陪伴和監督老師和父母的動能教育專員(動能教育專員:被譽為“中國教育特種兵”)。他們將以“倒過來”愛的動能教育思想為指導,以“歐爸”這個創始人物為核心,通過建立龐大的教育系統,合力為家庭為學校為社會共同培養動能領袖人才。
動能教育的品質:做事做人精益求精、知行合一,達到信仰的地步。
動能教育的理念:做一個自己有信仰,并給別人帶來信仰的人。
動能教育的使命: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胸懷的領袖人才。
培養動能領袖要求做到:一誓,新三好(做人好,能力好,自信好),四種品質(積極、陽光、正面、快樂 ),五愛精神(愛他人,愛自己、愛目標、愛學習、愛演講),66條人生信條(咨詢手機4000125208),一句話(全心全意,做人的同時做事,全力以赴,做事的同時做人,我要做偉人)·······
- 上一篇:動能教育理念和模式
- 下一篇: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