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位俄羅斯人,她不懂英語,根本看不懂兒子的作業,可是每次兒子把作業拿回來讓她看時,她都說:“棒極了。”然后,她就小心翼翼地將孩子的作業掛在客廳的墻壁上。客人來了,她總是自豪地炫耀:“瞧,我孩子寫得多棒!”其實,孩子寫得并不好,可客人見主人這么說,便連連點頭附和:“不錯,真不錯!”她的兒子受到鼓勵,作業一天比一天寫得好,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高,后來終于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成為一個杰出的人物。
歐陽維建老師說:缺點的對面一定有優點,我要做欣賞缺點對面優點的美麗風景的人。
一般來說,誰都喜歡聽到贊美,而不愿接受批評,對于孩子更是如此。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要有一種“欣賞的心態”,學會欣賞。作為父母,不要泯滅孩子的天性,試著給孩子一點鼓勵吧!每個孩子的個性、脾氣、稟性是不同的,不同的氛圍會營造出孩子不同的性格。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善待孩子的人,會在這張白紙上畫出許多令孩子終身受益的亮色。各位偉人校長取長補短,善待孩子。請伸出手,為孩子鼓掌!
掌聲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比任何財富都寶貴。孩子成功了,需要家長的欣賞;孩子失敗了,需要家長的鼓勵。也許最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決定孩子的一生,鼓勵和欣賞能讓一個孩子永遠生活在自信中。當孩子處在生話的桎梏中得時候,父母的掌聲會給他們重新崛起的信心和力量,這會讓你的孩子受益終生。
一般來說,誰都喜歡聽到贊美,而不愿接受批評,對于孩子更是如此。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講,剛剛邁出生活的第一步,這時他們常常會經歷失敗。人們對失敗的態度多半是批評,但如果把這種方式同樣用在孩子身上就不適合了。因為孩子這時的失敗,正是他們從幼嫩走向成熟的必然過程。如果用批評打擊了他們的信心,那么,他們很可能就此變得縮手縮腳,不敢再做任何嘗試。所以當孩子失敗時,父母應給予鼓勵,對這次的失敗表示可惜,但也要表示相信他下次一定能做好。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繼續努力,敢向困難挑戰,最后獲取成功。
還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媽媽在廚房洗碗,聽孩子在后院蹦蹦跳跳玩耍的聲音,便對他喊:“你在干嗎?”孩子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去。”這位媽媽沒有給兒子“潑冷水”,沒有任何的批評,而是微笑的對孩子說:“好,不要忘記回來喔!”這個孩子后來成為人類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這就是孩子,你說他行,他就行,你說他不行,他就不行;你為他鼓掌,他會給你一個又一個驚喜;你說他不如人,他就會用行動證明他真的很笨。
正如歐陽維建老師說:我不一定喜歡我所欣賞的人,我一定喜歡欣賞我的人;我不一定喜歡所有人,我一定要欣賞所有人。
動能教育是一種“找感覺,嘗甜頭”,的教育。感覺是個很重要的心理體驗,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質的感覺。一個人沒了感覺,也就意味著沒了自信,沒了追求,沒了希望。每個人一出生便生活在一個巨人的世界里,那種生理上的弱小會在心理上埋下與生俱來的自卑感與不安全感,對這個世界形成一種深深的恐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與欣賞,來戰勝自己的那種恐懼與自卑,讓心靈有一種安全的感覺。這種讓心靈有安全感的過程,便是一個找到“我能行”的感覺的過程。 每個孩子都想自己成為少年演講家,都想成為偉人!
這樣每天就會告訴自己四句話:我是最棒的!我是獨一無二的!我是創造奇跡的人!我一定會成功!
少年演講家,學習我當家;少年演講家,世界我當家。“我就是品牌!我就是榜樣!我就是偉人!”
這就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被表揚、被贊同”的原因。過多地指責只能使孩子越來越失去信心,最終使孩子走上自暴自棄的道路。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多鼓勵孩子。鼓勵會產生激勵作用,促使孩子做得更好!當然,我們強調鼓勵孩子并不是宣揚孩子批評不得和懲罰不得。批評和懲罰同樣都是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我們很多父母看似是批評孩子,其實是在挖苦、諷刺、打擊甚至是侮辱孩子!
因此,作為父母,試著給孩子一點鼓勵吧!每個孩子的個性、脾氣、稟性是不同的,不同的氛圍會營造出孩子不同的性格。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善待孩子的人,會在這張白紙上畫出許多令孩子終身受益的亮色。
各位偉人校長取長補短,缺點和不足之處當然要提出,但過多指責時還不如鼓勵和掌聲更見效果。善待孩子,他們是我們的未來。
愛要“倒過來”就是要愛到孩子接受我、喜歡我、崇拜我!而不是愛到孩子嫌我嘮叨、為我痛苦!我不一定喜歡我所欣賞的人,我一定會喜歡欣賞我的人。愛孩子就是要學會欣賞孩子身上的優點、長處和潛力,做到“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慢慢少”。
偉人校長們,愛的鼓勵,給到孩子。
- 上一篇:怎么樣處理初中孩子問題
- 下一篇:如何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