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小程(化名)是武漢關小學學生,智力很正常,但膽子很小。他倍受母親和外婆的溺愛,平時母親和外婆對他重話說不得,更別說給他什么挫折。不久前小程犯了錯誤,老師輕輕說了句:“你怎么能這么做呢?”小程立刻覺得委屈,不顧同學們異樣的眼光,雙手著地,從教室前排爬到最后面的柜子后躲了起來,任憑老師怎么喊也不出來。為什么小程會這樣呢?小程的班主任萬琦老師說,由于性格脆弱,老師和同學生怕哪句話不對頭就把他傷害了。
“其實這樣的孩子不少,心理上特別脆弱。”武漢關小學德育主任張瓊說,越是對教育孩子沒有方法的家長,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其他人優秀,就越容易過分溺愛孩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孩子有這樣的問題呢?
愛通天下教育人員認為,現在的父母跟學校過分愛護孩子。導致現在的孩子個性越來越脆弱。現在因為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之后,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難免會有著“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對孩子有求必應,而現在學校的老師也不敢批評孩子,教育孩子也是小心翼翼。連上體育課都不敢給孩子做過多運動。害怕孩子受傷。
動能教育專員認為現在學生的第一感覺就是,“心理很敏感,容易受傷,只喜歡表揚,不喜歡聽批評的話”?,F在很多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連不少學校也因怕承擔責任而將學生在學校的活動范圍、強度等大打折扣,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不受傷。
有些老師在課堂上,老師全部對學生都是溢美之詞,哪怕學生回答不出課堂提問,老師也會表揚他態度認真、有進步等。但是教育名家歐陽維建認為,對孩子的表揚一定要客觀具體,發自內心,表揚要能讓孩子感受到真誠,并增強孩子做事的動力。不恰當的表揚則容易讓學生心理承受能力降低?,F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推崇“賞識教育”,認為“好孩子是被夸出來的”。但有時賞識教育被運用過分,反而失去效果。
- 上一篇:父母該怎么調整自己的教
- 下一篇:我們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