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開始自覺發問時,就沒有那么難了。
動畫版《蠟筆小新》中的主角野原新之助(小新)性格熱情,別出心裁又富于幻想,行事風格超乎邏輯,喜歡惡作劇,熱衷搭訕美女姐姐,常常令人捧腹大笑。
小新的“童言無忌”,透視了社會百態和家庭生活的歡樂辛酸。
當小新又大跳他的“屁屁外星人”舞時,媽媽美伢生氣地紅著臉制止小新:真丟臉,趕快穿上褲子!爸爸廣志也無言以對、無計可施。
孩子就是這樣,很多時候讓你開心地笑個不停,冷不丁的又讓你無語、氣惱,甚至忍不住想要揍他。
家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它可以是我們受傷時的“創可貼”,更好是旅途中的“避風港”,當然最好是前進時的“加油站”。(選自《合格父母考級專用教材》P14)
當代社會的父母已經不是孩子心中的絕對權威。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后,父母努力構造的家庭小世界早已“土崩瓦解”,父母和孩子的關系不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等級關系。
不錯,孩子還是吃父母的、住父母的、用父母的、花父母的錢,除此之外呢?父母的身教言傳,在孩子身上和心里留下了多少痕跡!
其實,孩子并沒有吃多少父母的,
很多時候是吃的快餐、零食、外賣、大餐,而不是父母親手做的飯菜;
其實,孩子并沒有住多少父母的,
很多時候是住的托管班、幼兒園、外婆家、中學宿舍、出租房,而不是父母親手營造的溫馨之家;
其實,孩子并沒有用多少父母的,
孩子從頭到腳,從里到外,從玩具到書本,從手機到籃球,并沒有什么是父母親手生產的,“游子身上衣”再也不是來自“慈母手中線”;
其實,孩子花的只是父母的錢,
以前父母沒錢,只能靠用心用力陪伴孩子;現在父母努力掙到錢,努力用錢來陪伴孩子。父母的時間、精力、關注點被能夠掙錢的東西奪去了。
大多數父母不能自知的是,那些怪異的、令人氣憤的“壞孩子”行為,被孩子一次又一次施行,并成功激起父母的氣憤,背后的真相很可能是孩子渴望被傾聽、被擁抱、被懂得而已。
“你看我為了你,……”這種句式表達的是父母自身的付出,而不能體現孩子究竟接受和吸收了多少。
畢竟,孩子的野心沒成人那么大,他比父母要現實,要“短視”,他很在乎今天開不開心,現在開不開心,爸爸現在愛不愛媽媽,媽媽現在開不開心。
“父母教材”主編歐陽維建老師將父母之愛形象比喻為愛心銀行的存取款,他說“孩子心中有我愛的賬戶,我贊賞他,讓他喜歡我,就是‘存款’;我抱怨他,讓他討厭我,就是‘取款’。”(選自動能教育《合格父母愛的誓言》)
愛孩子就是要愛到:提升父母自己愛孩子的能力,隨時隨地在孩子心中增加愛的“存款”,增加愛的能量。
當然,如果你成為了更加優秀的父母,可以適當使用“投資、購買債券、加入保險、和金融分析師交朋友”等多樣化的渠道,使你愛孩子的能量持續增長。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對你有一些惡作劇,首先應該想到:至少關系還很親密!孩子出于信任才能做出此種舉動。同時也說明他對你過去的陪伴表示接受,并不排斥。
同時,作為一個合格父母,需要認識到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不能被片面否定,被貼上問題標簽。
所幸,我們父母有一些時間來自我成長,根據孩子的年齡、性別、興趣等特征來提升自己愛孩子的能力。
所幸,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夫妻同盟,爺爺奶奶,兄弟姐妹,同學老師,奇妙的大自然,悠久的歷史文化,先進的科學技術……都是我們愛孩子的有效資源。
所幸,孩子并不是我們一個人在愛他,夫妻同盟,爺爺奶奶,兄弟姐妹,同學老師,奇妙的大自然,悠久的歷史文化,先進的科學技術……更重要的,還有他自己,都深深地愛著這個神奇的孩子。
愛孩子是老母雞都會的事情,但要做到愛到孩子心里,成為孩子愛的能量“加油站”,成為孩子生命成長路上的貴人,做到科學有效地愛孩子,實在是一項需要父母好好學習和修煉的一種能力。
歐陽維建老師說:“會愛才是真愛!”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不給孩子成長添堵,學做個合格的爸爸/媽媽,為自己、家庭和社區的幸福疊加愛的動力和能力,讓愛回家!歡迎走進歐陽維建老師六月父母課堂。
- 上一篇:學做優秀父母,共育精英
- 下一篇:歐陽維建老師·第六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