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速遞!重要速遞!
今天上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兩會第四場“部長通道”上接受記者的采訪。
教育部長陳寶生回答了老師、家長高度關注的問題——
對于“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有關問題,教育部長陳寶生說:“我們將比照線下治理的措施,對線上的培訓進行規范,一定要把負擔過重的問題治理好。”
“減負難減負難,減負再難也要減。”“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所以,我們要持之以恒地治理下去,不獲全勝,絕不收手!”
對于“加強校園安全保護”有關問題,陳寶生部長說:“安全責任重于山,落不實,這個山是懸在空中的,掉下來會砸死人。”
教育部長陳寶生還回答了哪些問題,說了哪些話?快跟著中教君看看!
線上線下綜合治理校外培訓機構
Q1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就“學校減負、社會增負”問題向陳寶生部長提問。
陳寶生部長這樣回答——
謝謝你,你提了一個減負中我們遇到的新問題。
去年2月,教育部聯合四部門出臺治理整頓校外培訓的文件。從那時開始,我們分四個階段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綜合治理。
這四個階段,一是排查,我們共排查了40.1萬所培訓機構,搞清底數;
二是整改,在40.1萬所培訓機構中,27.3萬所培訓機構是有問題的、不合格的,整改就是對27.3萬所機構進行治理,給它治病;
三是規范,去年8月,國辦發布培訓機構規范發展的意見,對校外培訓機構發展作出了整體設計、頂層設計,有了制度和規矩,以后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就要按照這個文件的要求來推進;
四是鞏固,現在做的事就是鞏固整改成就,27.3萬所有問題的培訓機構,已經整治了27萬所,超過98%的機構得到整改。
但是在整改的過程中,有一些培訓機構轉移陣地,把戰場開到了線上,減負工作,原來叫作“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在叫作“線下減負線上增負”。
這是一個新問題,戰場轉移了,方式變異了,我們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已經會同有關部門開始研制綜合治理的文件,不久就會發布,在這個文件出來之前,我們將比照線下治理的措施,對線上的培訓進行規范,一定要把負擔過重的問題治理好。
校園安全責任重于山,落不實會砸死人
Q2
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融媒體記者就校園安全問題提問。
陳寶生部長這樣回答——
校園安全牽涉面很廣,社會非常關注。
這些年來,由于眾所周知和眾所不知的原因,校園安全事件頻有發生。
校園安全問題是一個綜合征,近幾年,教育部、公安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對校園安全進行綜合治理。
通過綜合治理,學校安全問題有了明顯改觀。據統計,現在中小學幼兒園有86%以上已經配備了保安人員,70%以上安全防范體系建設達到了國家建設標準。這幾年重大事故死亡人數,每年平均下降10個百分點,溺水、交通、踩踏事故死亡人數降低了15個百分點。這說明校園安全形勢持續向好。
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校園安全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老的問題還沒解決完,新的問題又出現。
所以,要繼續對這個問題配合起來發力。
第一,進一步夯實基礎,要從綜合治理的力量基礎、技術基礎、制度基礎三個方面下功夫;
第二,要配合有關部門,特別是公安部等部門和教育部每年一起開展“護校安園”活動,把這個活動持續抓下去,將幼兒園和學校建成安全的幼兒園和學校;
第三,加強督導檢查追責,把責任落實。安全責任重于山,落不實,這個山是懸在空中的,掉下來會砸死人。
課業負擔過重,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
Q3
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記者就 “如何看待學校減負、社會增負,老師減負、家長增負的問題”向部長提問。
陳寶生部長這樣回答——
我們講的是關于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問題,不是不要負擔,沒有負擔中國教育將會怎樣?全是負擔中國教育會是怎樣?教育本來就是負重前行的事業。
我們現在進行的就是減輕過重課業負擔的問題。這些年教育部高度重視減負問題,陸續出臺了一些治理措施。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號稱史上最嚴減負令——“減負30條”,這就是綜合治理的措施。
為什么要出這樣一個綜合治理措施呢?因為根據實踐經驗,我們感到,學業和課業負擔過重,這是一個多因一果的綜合征,原因多方面,就這么一個結果,這叫多因一果。所以要多方面發力來綜合整治,這就是“減負30條”的根據所在。從哪些方面減呢?這涉及學校、教師、政府、家庭和社會。
從學校這個角度講,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嚴控課程門類和總課時,就是說開哪些課,開多長時間,要解決這個問題;嚴控課程容量和難度,也就是說,每門課你講多少內容,講到什么水平;還有一個就是嚴控“非零起點”教學,大家可別小看這一點,這個非常重要。
現在我們都喜歡搞超前教學,就是孩子還沒上學,就教了很多知識,以為這樣學生就能健康成長,實際上不是。學生的一張白紙,交給老師,老師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在這之前,左一道右一道,把孩子畫得五花八道,這會影響孩子健康成長。這叫什么呢?打個比喻,這叫做“張飛畫扇子,愁死齊白石”。所以,我們要嚴禁這種事發生。
就老師來說,應該辦好兩件事:一件事就是嚴格依照大綱和課程表教學。大綱是管內容的,課程表是管各種課程的相互關系,這是教育規律的體現。另外一個就是嚴控作業數量和難度。數量好理解,難度是什么?就是不要給孩子們出一些刁鉆古怪的題,多出一些“師生友好型”的題。
對政府來說,主要是要在質量標準、課程教材、考試招生、評價體系以及素質教育引導等方面深化改革,從根本上來解決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還要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為減負奠定基礎。這就是政府要做的事。
對家長來說要做什么呢?我覺得就兩句話:要有科學的教育觀,對孩子要有一個合理的預期。就是說,要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長首先不做;家長做不到的,絕不強迫孩子;孩子想做的,家長理性地引導孩子。
就社會來說,一是不要傳播似是而非的所謂教育理念,二是不要給一些不良機構做代言人,三是不要為一些號稱懂得教育的“大忽悠”助力。今天我們面臨的現實是:十個人談教育,會產生十一、十二個觀點,所以一定要警惕。
社會環境非常重要。環境好了,祖國的花朵就會開得更燦爛,祖國的幼苗就會成長得更健康。
從這里可以看出來,減負作為一個多因一果的綜合征,一定要系統治理。難度很大,但是難度再大也要緊緊抓住不放,落實好“減負30條”。
減負難減負難,減負再難也要減。如果今天不減負,明日負擔重如山。負擔重如山,孩子不能健康成長,學生會不高興的,學生不高興叫什么呢?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所以,我們要持之以恒地治理下去,不獲全勝,絕不收手!
- 上一篇:歐陽維建其人(一):一
- 下一篇:全國普及開課丨歐爸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