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大王鄭淵潔曾在《如何毀掉你的孩子》一文中寫道:要想毀掉自己的孩子,首先應該做的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孩子貶到卑微的地位上。
他列舉了貶低、比較、罪惡感、命令、侵犯隱私、遷怒、當眾出丑這七種方式,這些方式將使孩子產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生自慚形穢的念頭,進而讓其難立足于社會。
想要成就一個孩子很難,但是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
盡管如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毀掉”孩子的方式通常不易察覺,不被重視,不好改變。
針對這種情況,歐陽維建老師(歐爸)特別在動能父母課程的講課中強調:只有找到愛的誤區,走出誤區,才能真正成為懂愛、會愛的父母。
他在《倒過來愛的秘密》書中第一章就詳細描述了父母錯愛孩子常見的“八把刀”:嘮叨、比較、打罵、諷刺、懷疑、抱怨、溺愛、忽略。
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嘮叨這把“刀”的威力。
“十個媽媽九嘮叨,一個不嘮叨是因為爸爸嘮叨。”嘮叨是父母錯愛孩子的最常見表現。
父母無處安放的焦慮、關心、擔心、控制……都通過嘮叨來釋放,直接受害人就是他們身旁的孩子。
一位媽媽的嘮叨日常——
起床啦~
起床了~
快起床啦!!
早餐吃快了對胃不好
快點,要遲到啦
數學作業本帶了沒? 橡皮擦呢?
過馬路要小心,注意看紅綠燈
今天在學校開心嗎?有沒有人欺負你?
今天的家庭作業有哪些,記全了嗎?
這個題這根線不是這樣連的,錯了
寫作業不要看電視,要我說多少遍!
你要好好學習,媽媽很辛苦的
洗澡去,記得把換洗衣服先找好
在床上不要看書了,對眼睛不好
每天媽媽叫你起床,放心睡吧寶貝
當你發現你在不停地說話,孩子卻不說話了,孩子堵住耳朵,孩子拿東西蓋住頭,孩子表現出煩躁甚至暴躁的時候。
這說明,你嘮叨了。
歐陽維建老師(歐爸)說:嘮叨其實是過度用嘴巴勞動,將嘴巴變成了一把“刀”,“砍掉”孩子的耐心,把孩子逼向煩躁。
少年演講家學員演講分享成長經歷
我們總是認為一些事情很重要,需要不斷地和孩子強調,以為多說幾次孩子就能記住。
我們總是告誡孩子的行為,避免孩子犯錯誤,以為一個不犯錯誤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我們總是無微不至地表現對孩子的關心,把這看作是我們愛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
一些孩子能夠倒過來理解父母的嘮叨,但大多數這種嘮叨變成了無效溝通、過度溝通。
孩子不喜歡、不接受、不耐煩。
歐陽維建老師(歐爸)在動能特訓營課堂
當孩子對爸爸/媽媽的嘮叨產生抗拒的時候,良好的親子關系被破壞,正常的親子溝通被阻斷。
爸爸/媽媽一嘮叨,孩子就煩躁。
最糟糕的是,當孩子對嘮叨產生依賴的時候,拖延、被動、易怒……這些嘮叨衍生的負面后果就會出現。
媽媽,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我沒記全
媽媽,你幫我在家長群里問下吧?
媽媽,你打電話問問我同學
媽媽你怎么不喊我起床?
三次沒叫醒?你可以多喊幾次呀!
實在不行,
你把我被子掀了,把我拖下床!
……
真到了孩子要父母每天掀被子喊起床的地步時,已經是對嘮叨“中毒太深”了。
歐陽維建老師(歐爸)說:嘮叨是一把“刀”,砍去的是孩子的耐心,把孩子逼向煩躁,它對孩子心靈的傷害相當于慢性自殺。
父母這時應該閉嘴,閉嘴勝過用嘮叨給孩子帶去做事做人的阻力。
為此,他還特別設計了一個“嘮叨閉嘴器”,幫助父母做到在嘮叨時及時閉嘴,撫慰孩子的心靈,為孩子精神生命的自信成長疊加愛的動能。
(以上文字材料部分源自歐陽維建 著《倒過來愛的秘密》)
- 上一篇:新一期歐爸動能專員從培
- 下一篇:歐陽維建老師告訴你孩子